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学校简介
公告通知
学校新闻
招生信息
周工作安排
德育教育
七十华诞
名师课堂
倚亭传声
新冠防控
师生园地
每日党史
一中视频
双创内容
领导班子
教师队伍
思想道德
活动阵地
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荣誉学子
校园光影
校园全景
如画校园
学校荣誉
教育科研
课题管理
培训学习
教师成长
年级动态
急救科普
更多菜单
教师成长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 教师成长
官网首页
课题管理 培训学习 教师成长 年级动态
【经验交流】高三北京学习经验交流—— 冯玉玲
2019-10-18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北京智达学习心得

高三地理 冯玉玲

 2019年9月27、28日参加了北京智达培训会,收获颇多。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考高考我们教师站位的高度”;二是“研究高考题的极致程度”. 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下。

“顶层设计指方向”。命题人依据什么来命题?命题立意、选材考虑什么?命题如何设问?怎样评价——答案赋分?

命题指南和复习指针——“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考查目的——“为什么考”;“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怎么考”的问题。

高考地理试题在追求什么?

一、求“稳”体现在:稳定、稳重,稳妥

1、稳定基本题型与试题风格; 2、重视基础性,概念与原理; 3、稳妥设置分值及评分标准

备考启示一:

熟悉高考试题的形式、结构、赋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设计11道选择题,各套卷均有一至三组读文选择,三组图文结合----需要的时间。

综合题保持“一自然一人文”,“透过现象看本质”,每题3-4小问题,共7-8小问题----需要的时间。

选做题一图一材料,直奔主题,回应问题,力求难度趋同----需要的时间。

分值----答题小点

试卷字数对做题时间的影响:真题2100-2300字,模拟题1600-1700字----需要的时间

备考启示二:

以课程标准、高考大纲为依据,围绕地理学的大概念,确定考点的最优半径,突出复习重点。

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紧密接触,多方面地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 

高考地理试题在追求什么?

二、求“实”体现在:真实、现实,实际

1、力求测得考生的真实水平,规避答题模式        

2、基于现实生活、生产及生态问题选材设问

3、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切合考区考生的实际

三、求“精”体现在:精当、精巧,精准、精美

1、精当的确定主题与选材,视野开阔

2、精巧的构思与设问,视角丰富独特

3、试题语言运用精准,区分精准程度

4、黑白“剪”出精美感,思辨与和谐美

备考启示三:

回归生活与社会,营造真实而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倡导问题教学法,从真实情境中生成问题组和问题链

建议在选择情境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理解情境;蕴含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与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联系,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 

高考地理试题在追求什么?

四、求“新”体现在:新思路、新变化,新情境,新角度

1、修纲后的试卷结构、考核内容出现新变化

2、体现“育人与选人”统一的高考改革新思路

3、体现“素养立意”,强调综合,创设新情境

4、突出“点滴与细微”比较,设置问题新角度

备考启示四:

在备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关注时代的主旋律和社会热点问题

关注当代和未来的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的实践价值是地理学“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备考启示五:

渗透地理学科基本价值观念,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

1、横向的缜密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学生横向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联想到所学内容的平行部分,即横向的知识,对于遗漏部分教师再加以补充,这样学生思维活动能从几个方面或从几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促进地理思维深刻性和广阔性的发展。

2、纵向的深入性思考

      纵向的深入性思考是指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直至达到事物的内部或中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联系的思维。纵向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正向的迁移性思维

正向的迁移性思维是指思维由对甲事物特点、意义、情境等的联想,指向与甲事物相近与相似的乙事物。正向的迁移性思维表现为由一种知识、技能、方法、模式、理论等正向促进和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方法、模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让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产生影响,利于锤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

4、逆向的求异性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我的分享完毕!

供稿/米日新

审订/王淑燕

上传/张敏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石家庄市鹿泉区北斗西路99号
学校邮箱:bgs82285052@163.com
联系电话:0311-82285052
微信公众号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发送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17988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1002000312号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